利維夫州人民議會宣佈脫離烏克蘭 安全部隊向新政府投降
大中華時報 記者:周子愉 地點:烏克蘭利維夫州利維夫市
時間: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二月二十一日中原標準時間零點二十七分
烏克蘭於本月十八日爆發自脫離蘇聯獨立以來的最血腥衝突,如今本月十九日,烏克蘭西部地區的利維夫州(Lviv Oblast)宣佈獨立,正式脫離中央政府管轄,並成立一個行政委員會,取代地方政府的功能。而駐紮於當地的安全部隊,由於大多數皆是被迫服役,因此背地裡暗中支持示威群眾,因此也在該州宣佈獨立時,立即向新政府投降。
擁有兩百五十萬人口的利維夫州位置相當接近鄰國波蘭,支持與歐洲聯盟拉近關係,並對家鄉位於東部地區親俄派的烏克蘭現任總統亞努科維奇(Viktor Yanukovich)頗有反感。近幾個月以來,該地區成為帶頭反抗亞努科維奇的主要地區之一。利維夫當地反對群眾在今年(西元二零一四年)一月份已將州長薩羅(Oleh Salo)趕下臺,而當地人民議會隨即受到反對派控制。
而推翻政府的利維夫人民議會發表聲明:「我們斥責總統亞努科維奇的政權對基輔的示威群眾展開戰爭,這個政權已經展開積極的軍事行動來對付人民。在基輔已經有數十人被殺害,數百人受傷。為實踐社會的意志,利維夫地區人民議會的行政委員會,將承擔起責任,守護本地區及公民的命運。」
而眼見利維夫州宣佈獨立,西部地區的赫梅利尼茨基州(Khmelnitsky Oblast)、伊萬諾-弗蘭科夫斯克州(Ivano-Frankivsk Oblast)、外喀爾巴阡州(Zakarpattia Oblast)和捷爾諾波爾州(Ternopil Oblast),反對派群眾也都蜂擁到公部門大樓,首否會如同當年中國的清朝被中華民國政府推翻一樣,各省宣佈獨立,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。
利維夫州的歷史坎坷,它先後受大摩拉維亞公國、基輔羅斯、波蘭王國及立陶宛大公國聯邦、奧匈帝國和波蘭第二共和國統治。西元一九三九年根據《蘇德互不侵犯條約》劃歸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。今天的利維夫是烏克蘭的一個重要文化、經濟和政治中心,如今獨立,勢必對當今的烏克蘭政府有一定的影響。
0 留言